2015年8月21日

今天來寫寫台語歌的感想

在以往一般人的認知裡,台語歌總是流於鄙俗的街巷俚曲,是上不了檯面的,
我的年代裡學校甚至還一度禁止台語或方言,
不過幸好長期受到布袋戲和歌仔戲的熏陶,讓我的台語仍是會輪轉的,

小時候學唐詩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有聽老師說用台語來唸詩音韻會比較準確,
原因是擁有八聲八調台語是傳承自古漢語,而只有四聲的國語卻不是,
所以在平仄講求的唐詩中用國語讀會覺得有平淡及某些音韻不合的現象,
但台語卻能感受到音韻的頓挫和詩本身的聲調之美,
而台語又分為文音和白音,個人只能讀白音…文音布袋戲用很多但我不會,

今天要舉的是這首黃乙玲的「無字的情批」,

作詞:許常德
作曲:游鴻明
編曲:陳品

阿嬤不識字 但是伊識真多的代誌
伊講閃電是天的鎖匙 鎖匙打開有雨水
阿嬤不識字 但是有一張情批寫乎伊
經過幾十年不曾拆開 她講寫字不如相思

我愛的伊 欲來離開 伊講孤單尚適合伊
無留半字 就斷了過去 不甘心付出 為伊哮歸暝
我愛的伊 欲來離開 伊講孤單尚適合伊
山盟海誓 也失去意義 情批攏無字 癡心變青眠

我甲阿嬤問 阿嬤的情批是寫啥咪
伊講情人欲愛無勇氣 才來用字騙情意 (才來用字騙分開)

為何要提這首歌呢,首先是黃乙玲的歌非常的好聽,音樂也動人,
而仔細讀歌詞才會發現台語的美麗之處,
當你用台語讀歌詞的時候,台語有很多的去入聲,讀起來仰揚頓挫,
「說得比唱得好聽」大約就是指台語或其它源自古漢語的方言,
詞本身的意境也很有意思喔,底下是我自己不負責感想:

一開始為了要導出阿嬤有一封情書,先寫阿嬤不識字,
為什麼呢?因為不識字卻有一封書信,這樣就有很大的反差,
但不識字不代表阿嬤沒有感情或不懂得,於是歌詞不直接先寫情書,
先來側寫阿嬤說過的閃電和雨水的關係,來導出阿嬤的浪漫思想,
再來才是進入主題,寫那封情人寫給不識字的阿嬤一封情書,
不知是不識字還是怎麼樣,經過幾十年似乎也沒打開來讀,
阿嬤只淡淡的說,與其寫信給她不如在心中相思,

接著寫作者(女主角)自己的人生,似乎與阿嬤有著相似的命運,
她的愛人要離開她「欲來離開」欲字很有味道,
欲是將的意思,顯示情人仍未真正的離開,似乎仍是吵架及談判分手的階段,
而說了一句看似不知哪擠出來的藉口「孤單尚適合伊」,
相對於阿嬤,她的情人甚至連隻字片語都沒留下就切斷了過去而離開,
不甘心的她為了情人哭了整夜,這個台語的「哮」非常的適切,
古書上有說:哭而有聲謂之哭,哭而無聲謂之泣,哭而無淚則謂號,
但台語中的「哮」應該是哭,有淚有聲的哭,在這兒使用比哭更準確,

又再一段寫到情人說的藉口,我本以為應該要變換一下字詞,
但也許作者為了強調「孤單尚適合伊」的藉口有多無賴所以又重複了一次,
她猜就算情人留書信給她也是全然無字的,她的痴心就跟盲人看信沒兩樣,

歷經感情的創傷,她回頭問了阿嬤,好奇阿嬤的情書到底寫了什麼,
她迫切的想知道如果是這樣的負心人,會留下什麼樣的文字?
「我甲阿麼問」這倒裝句在國語就無法呈現了,
阿嬤(因為阿嬤不識字也沒拆過信,但以一種心裡明白的語氣)說:
因為情人提不起放不下,要愛人卻沒勇氣負責,也說不出口他要離開,
以為寫了一封信可以讓人覺得他的不得已仍是有情的,
以為這樣就可以假裝他仍有餘情和離開也會難過…等,

聽了阿嬤的話,主角會不會覺得不論是用寫信的,還是口頭告知的,
其實說的話都是謊言,都是言不由衷的藉口,
祖孫兩人的境遇如此相像也如此讓人不勝唏噓…

上圖來自YouTube抓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